ALK肺癌常見年輕非煙民患者 晚期腦轉移風險高 增治療難度  

特約

發布時間: 2023/10/04 14:00

最後更新: 2023/10/04 14:13

分享:

分享:

吸煙是肺癌常見的風險因素之一,但近年越來越多非煙民罹患肺癌,而且這類患者通常較年輕,不乏為女性患者。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,由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」(ALK)基因變異所引起的肺癌,不但具有以上特徵,而且他們有較高的腦轉移風險。傳統第一線治療會使用第一代ALK抑制劑,但相關藥物對治療腦轉移患者存局限性,未能突破血腦屏障。醫學界近年研發第三代ALK抑制劑,並證實能夠減緩及預防癌細胞腦轉移的情況,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新選擇。

肺癌可分為兩大類: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,當中前者較常見,佔本港肺癌個案81.3%。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兼註冊中醫師蘇子謙指出,早期的肺癌幾乎沒有病徵,由於腫瘤體積較小的時候,不會刺激到氣管;如果患者已經長期咳嗽或出現咳血的情況,其腫瘤體積已達到一定大小。因此,大部分肺癌個案在晚期才發現。

晩期ALK出現腦轉移風險高
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兼註冊中醫師蘇子謙指出,早期的肺癌幾乎沒有病徵,大部分肺癌個案在晚期才發現。

更甚是,晚期患者常見會出現器官轉移的情況。蘇醫生指出,有超過一半至七成會出現遠端器官轉移,常見會轉移至骨、腦部、肺附近淋巴,肝臟等。其中腦轉移有機會導致患者出現抽筋、痙攣。如果腫瘤在左腦,便會影響右邊身體能力,猶如中風一樣,大大影響患者生活質素。

不同基因變異可誘發非小細胞肺癌,當中尤以 ALK基因變異有較高的腦轉移風險。蘇醫生指,如果屬於擴散性ALK基因突變肺癌,傳統第一線治療會使用第一代ALK抑制劑。「由於ALK基因變異是推動腫瘤生長,如果有藥物能夠抑制訊號,腫瘤便會凋亡,達至治療效果。」

惟大腦中的血腦屏障,會阻止大多數藥物從血液滲透至大腦,增加藥物治療腦癌的難度。蘇醫生指,以往第一代ALK抑制劑,未能夠有效穿越血腦屏障,「即藥物能夠流向全身,但未能穿越血腦屏障,達到腦部位置。因此,曾經有患者在開展第一代ALK抑制劑的治療後,雖然腫瘤有縮小的情況,但其後亦發現腦部有數粒腫瘤出現。」

39歲男罹肺癌 11年內兩次復發

一名年約50歲男士,大約在11年前確診患有3A期肺癌並有淋巴轉移的情況,經基因檢查發現帶有ALK基因變異。他當時接受了手術治療,惟其後不幸復發,需要接受第一代ALK抑制劑治療。直至數年前,發現腫瘤擴散至腦部,而且體積較大,導致出現抽筋、手腳不協調、神志不清的情況,需要接受電療以縮小腫瘤。近年開始發現腦腫瘤有復發的跡象,故轉用第三代ALK抑制劑,目前情況受控。

蘇醫生指,目前口服標靶藥已經發展至第三代ALK抑制劑,如果使用過多種口服標靶藥後效果不理想,便會考慮為患者進行傳統化療。他續指,針對擴散性ALK基因突變肺癌,腦轉移是已知的風險因素,長遠都需要控制腦部腫瘤的情況,故目前較少會使用第一代ALK抑制劑作為一線治療。他提醒,每名患者的病情各有不同,治療方法亦各有成效及副作用,因此患者應與主診商討最合適的治療。

蘇子謙醫生提醒,每名患者的病情各有不同,應與主診商討最合適的治療。

此外,本港目前沒有肺癌篩查計劃,但新症個案持續位居榜首。蘇醫生建議,吸煙10年以上、年齡40歲以上的人士可每隔三年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掃描;如果家屬近親曾經有基因變異的肺癌病史,亦建議定期檢查。另外,近年不少患者因感染新冠肺炎後,久咳不癒,以為「長新冠」所致,但蘇醫生提醒,此症狀可能與患肺癌先兆有關,建議持續咳嗽超過一個月仍未康復者,應進行低劑量電腦掃描檢查,以排除患癌的可能性。

以上資訊由輝瑞香港提供